龙年寻龙(二) 寻找大运河沿线博物馆里的中国“龙”

2024-03-02   | 来源:大运河传播

龙年来到

龙,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信仰图腾,代表着力量、智慧和财富,常常被用来代表国家的统一和繁荣。龙的形象也寓意着吉祥、丰收和好运。此外,龙还被视为守护和带来好运的神圣动物,在传说中具有祛灾避邪、招财辟邪等神奇的作用。

在大运河流经的城市和城镇乡村,蕴含了与龙有关的文物、建筑、民间传说……,体现了运河城市与龙文化的紧密联系,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。

因此,寻觅运河与龙的关联,找寻隐藏在中国文化中的开放、包容和神秘,也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一部分。

注视广阔大地上的龙文化,它们收藏在城市的博物馆里,活跃在乡镇村庄里,跳跃在百姓的生活日常中……

开封博物馆:听“龙故事” 享“龙文化”

线下文物荟萃,线上“吉龙贺春”。龙年新春,开封博物馆深挖龙文化内涵,精心策划了系列展览活动,“线下+线上”齐发力,为游客和网友奉上精彩的中华“龙文化”盛宴。

线下展出的34件(套)文物,展现了龙在中华文化中丰富而深刻的内涵,折射出各个历史时期中国人的精神信仰、审美追求、工艺水平等。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镇馆之宝大晟夷则编钟。编钟上部有双夔交接悬钮,夔龙首部饰票粒纹,龙身饰回纹。大晟钟目前传世极少,甚为珍贵,堪称国宝。

此外,还有汉唐时期的白釉双龙尊、宋元时期的青玉雕狮龙纹匣、明代鎏金龙凤纹铜熏炉等珍贵文物,每一件都是历史的见证。

浙江自然博物院联合多家博物馆推出龙年生肖贺岁展

今年是浙江自然博物院推出生肖贺岁展的第十三个年头,也是该院“生肖贺岁展2.0版本”的开局之年。展览由浙江自然博物院联合丽水市博物馆、嘉兴博物馆、海盐县博物馆、瓯海博物馆共同推出,于2月2日至5月6日在浙江自然博物院杭州馆临展C厅展出。

展览分为“龙韵传世”“形神之变”“祥龙瑞彩”等3个单元,用多件与龙相关的标本和历史文物,讲述龙文化的演变。“龙韵传世”单元分起源、文化、神话等三个角度,向观众科普了龙文化的起源。“形神之变”就着重向观众讲述了龙的“九似”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就记载了东汉学者王符的说法:头似驼、角似鹿、眼似兔、耳似牛、项似蛇、腹似蜃、鳞似鲤、爪似鹰、掌似虎。观众可以根据动物标本进行比对。同时,这一单元也展现了不同年代龙的形象的变化。而“祥龙瑞彩”单元则介绍了龙文化在当代的发展,作为一种文化符号,龙至今活跃在各式各样的民间舞台、民俗生活之中。

洛阳博物馆:穿越千年 感知“龙”脉

“寻迹中国龙——洛阳出土龙文物特展”展览现场,洛阳博物馆、龙门石窟研究院、偃师博物馆精选的20余件不同时期、形态各异的龙元素文物集中亮相。

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被称作“华夏第一龙”,学术界普遍认为它是龙图腾最直接、最正统的根源。“龙旗阳阳和铃央央”重点介绍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及二里头陶器上的龙形象。

“夔龙通天藏礼于器”展览部分,展示商周时期与龙有关的器物。商周时期,青铜器、玉器与政治关系密切,“藏礼于器”是这一时期突出的文化特征。洛阳的偃师商城遗址、北窑西周大型铸铜遗址、贵族墓地和东周王城遗址等,出土大批精美的礼器,不乏龙的图案与形象。从现场展出的西周夔龙纹铜簋到战国时期的涡纹玉龙、龙形玉佩可以发现,龙的形象由狰狞神秘变成温柔静谧,这也意味着,其功能由“连接天地”向“祥瑞灵兽”演变。

秦汉时期,国家统一,疆域扩大,各民族、各地区文化空前融合。“苍龙七宿福佑辟邪”主要展示洛阳出土的汉代“龙文物”。这一时期,龙的图案造型趋于成熟,运用范围也更加广泛,大量出现在墓室壁画、画像砖、铜镜以及各种器物之上。

“赤麟黄龙至高无上”展示唐宋时期龙文物形象。这一时期,龙形象应用范围更广,出现在墓室壁画、碑刻等,身份以通天神兽为主;出现在使用器皿、建筑构件、绘画作品中,身份以吉祥瑞兽为主。“龙”图纹在两宋以后逐渐成为皇权的象征。

天津博物馆:135件(套)龙文物精彩亮相

2月,立春时节,天津博物馆特别推出《龙行龘龘:甲辰龙年天津博物馆藏龙文物特展》,为观众游客带来中华文明多个时期具有龙元素的文物展品。

本次展览分为“龙礼自然”“龙行人间”“龙耀中华”“龙寓吉祥”四个单元,共展出天津博物馆所藏精品龙文物135件(套),包括玉器、青铜器、瓷器、金银器、纺织品、书画、近代民间工艺品等,更有龙螭形玉佩(战国)、成化款青花填绿彩双龙戏珠纹盘(明)、九螭纹玉璧(清)等“镇馆之宝”,展示了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文物上龙纹饰的特点与发展。

据悉,该展览展品涉及中国多个历史时期龙文化的发展,上至几千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文物,下至近现代文物。丰富多样的龙元素文物证明龙纹饰在中华文明的发展非常悠久。

由于天津博物馆馆藏中具有龙元素的文物众多,并且有许多珍品已经在其他展厅展出,因此该展设计了名为“九宝寻龙”的全馆展览龙元素文物的联动活动,以增加各个展馆之间互动性。

河南考古中发掘的龙文物

春秋战国时期,青铜器上的龙造型更加生动。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莲鹤方壶上有多种形态的龙,不仅有阴线镂刻的龙、凤纹饰,腹部还攀附着几条蜿蜒飞动的巨龙,正缓缓向上移动。圈足下有两条勾首顾盼的龙,承托壶身的龙与壶体上所附饰的龙、兽向上攀缘的动势,相互应和,在视觉上给人以轻盈的动感。藏于河南博物院的云纹铜禁是春秋中期青铜器,四周有12条龙形怪兽,兽有大角,张口吐舌,挺胸扬尾,攀附于器壁之上,有欢跳欲活之感。

唐代龙元素文物比较有特点的是龙形柄瓷尊和云龙纹青铜镜。郑州博物馆收藏的巩义窑出土的唐代白釉双龙瓷尊,在尊的口沿和肩部附有两个对称的龙首形耳,龙首伸向尊口之内作饮水状,妙趣横生。云龙纹是我国古代传统图案中常见的祥瑞题材,云龙纹青铜镜在很多博物馆都有收藏展出。

少林寺初祖庵大殿是宋代建筑,石雕中有飞龙图,两龙相对飞舞,前者回首相望,后者奔腾向前,首尾呼应。

河南博物院收藏有明代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,出土于荥阳贾峪镇楚村明周惠王墓,龙首高昂,龙首与龙尾相应,缠绕器身,呈迎风肆意飞扬状,凶猛威武。

江苏多家博物馆推出“龙展”

2024年是甲辰龙年。大年初一,江苏一些博物馆推出极富特色的“龙展”,呈现了江苏博物馆里“龙故事”、江苏出土的“龙文物”以及江苏与龙的历史渊源。

赑屃(bì xì)似龟有齿,喜欢负重,力大无穷,可以驮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,曾经在大禹治水时帮助疏通河道,立下汗马功劳。古人为了给帝王圣贤树碑立传、歌功颂德,就用巨大的石碑立在赑屃身上,希望依靠他的神力,可以经久不衰。


这是南通博物苑收藏的明铜板圣旨,1958年由张謇先生的孙女张柔武女士捐赠。整体造型为赑屃趺(敷)碑,底座赑屃龇牙咧嘴、虎眼圆瞪、鹿角前耸,吃力地昂首向前,四腿半屈,四爪张开,拼命地撑着地,龟背上驮着碑,尾鳍因重压而无奈地上翘。碑的背面是素面无字,碑额阳面正中铸有“圣旨”二字,碑身铸圣旨。铜板圣旨是明成祖永乐年间皇帝朱棣为了光大儒学而颁布铸造而成,造型敦厚、古朴威严,铸造精致,铭文苍劲秀美。

现场还展出一件精美的龙舟模型。这件木雕龙舟,主体雕刻为龙的造型,船头为龙头,船尾为龙尾,船身遍布龙鳞。龙头双目突出,炯炯有神。嘴巴张开,似有龙吟回荡在耳旁。双角延伸耸立,威风凛凛。龙尾形似火焰,分作五缕,流畅自然,充满生机。龙头龙尾高高翘起,龙身鳞片微张,似在水中劈波斩浪,遨游前行。

扬州博物馆特联合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、宝应博物馆、高邮博物馆共同举办“龙汇古今——扬州博物馆龙年生肖艺术展”,通过近百件龙元素装饰器物,展现历代龙形象的千姿百态、万般风华。


这是一件隋朝的青釉鸡首龙柄壶,扬州博物馆藏。鸡首壶,因为壶嘴呈鸡头状而得名。两晋时期的鸡首壶,壶身扁圆、浑圆,器身敦实矮壮。南北朝时期,鸡首壶的器身开始变得修长,到隋朝,把手演变为龙首形,龙嘴或衔着壶口沿,或伸入壶口。

这引颈远眺的鸡首,与俯首衔口的龙把手,一高一低,遥相呼应,既生动有趣,又增加了外形曲线的灵动性。鸡首壶的“鸡”与“吉”谐音,与“龙”相连,寓意着吉祥如意。

常州博物馆藏有南北朝时期的《龙纹画像砖》,1976年3月出土于常州南郊茶山戚家村南朝墓中,由7块单砖拼镶而成,采用侧面模印的方式,形成浅浮雕的立体图案,造型生动,气势不凡。

龙身修长矫健,头上生一对似鹿的长角,角尖向内翻卷,张口、吐舌、露齿,身生有翼,四肢跨步行进,呈腾空飞奔之势,给人以生机勃发的感觉。

北宋元祐六年的琉璃陶青龙为镇江博物馆藏,1978年2月出土于溧阳竹簧公社中梅大队北宋元祐六年墓。青龙为东方之神。此龙张口怒目,四肢粗壮有力,足为五爪,龙尾向上,足部及耳后皆有鳍,龙体刻麟甲。身首施绿色琉璃釉,脊鳍黄色琉璃釉,可能为宜兴窑产品。

苏州博物馆馆藏的明代青花海水白龙盘。青花瓷是釉下彩瓷器,它的蓝色花纹是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,然后上透明轴,在1270度高温下一次烧成。青花瓷从唐代开始烧制,明清时期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。

这件青花瓷盘中心有一条暗花五趾白龙,外壁上有两条小龙做追逐戏耍的姿态。龙是中国最大的神物,古人认为它是最高的祥瑞。因而龙纹仅用于宫廷及祭祀,民间不可滥用。这件瓷盘就是明代宣德时期典型的官窑器代表作之一。


战国龙凤纹玉佩现藏于无锡博物院。玉佩呈“s”造型,两面透雕连体龙凤。一端作回首龙形,龙身弧曲,背穿一孔。另一端为凤纹,喙部连胸,凤冠上翘,颈羽丰满,作振翅欲飞状。这种透雕龙凤纹玉主要采用的是阴刻和透雕的手法,它的纹饰基本是曲线,刀法凝练,线条流畅,从容自然。

龙纹、凤纹在上古时代就已出现,商周时期,龙凤纹就已被合用于玉器装饰,殷墟妇好墓就有发现。从战国时期开始,龙凤纹一改春秋之前的呆板形象,变为曲身回首、以流畅曲线为主的活泼形象。无锡博物院藏的这件龙凤纹玉佩就呈现出战国时期的风格。



相关评论
赞助商链接
赞助商链接